时间:2022-09-08 21:47:20 | 浏览:3245
为了提高社区矫正管理质量,提高社区矫正对象遵纪守法意识,正确认识犯罪的危害,预防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8月31日下午,香洲区司法局联合京师社会工作中心对全体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了“疫情下的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再犯罪教育”警示讲座,犯罪学博士崔珊应邀主讲。
“疫情之下,民众面临经济、就业和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困难,催发了人们的焦虑、烦躁情绪,再加上民众个人对法律的认知不足及存在犯罪侥幸心理等原因,采取非法手段谋利的经济犯罪及暴力冲突有增加的趋势。”讲座伊始,崔珊通过新闻报道“最高检: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刑事犯罪发案量重新呈上升趋势”引入本次讲座主题,警醒社矫对象。
随后,崔珊从犯罪心理分析和预防再犯罪教育两方面详细展开讲述。她介绍,犯罪心理的四大因素分别是认知因素、情感因素、行为因素和性格因素。在谈到认知因素时,崔珊表示犯罪心理在认知上普遍存在法律意识薄弱,罪与非罪存在错误认识,犯罪危害认知不足,对犯罪存在错误的评价与选择等特点。
为了提高社矫对象对犯罪的正确认知,崔珊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被认为不构成犯罪实际触犯法律的多种情形,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犯罪和再犯罪对个人、家庭关系和子女政审等严重后果,震慑社矫对象,提高社矫对象的法制意识,紧绷法律底线。
“犯罪心理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特点。”崔珊认为,青少年时期受暗示性强、容易交互感染和行为模仿;中年时期表现为心理隐蔽性、顽固性、行为确定性、改造复杂性;老年时期具有心理凝固、价值凝滞、情感麻木、改造艰巨等特点。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犯罪心理特点,崔珊提出了一般心理预防和特殊心理预防措施。通过分析伍勇犯罪案件,崔珊让社矫对象深刻认识到犯罪的危害,教育社矫对象要适当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全面地提升法律认知。
讲座结束后,社矫对象纷纷表示对违法犯罪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违法犯罪绝对不能存侥幸心理,同时对常见的犯罪行为提高了法律的认知,包括诈骗罪、危险驾驶罪、故意伤人罪等等的危害及处罚后果有了更深的了解。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刘梓欣
【通讯员】李上妹
【作者】 刘梓欣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法官进网格”是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理,加快推进诉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法官主动下沉至村屯,与其他基层网格员开展业务交流,用专业的法律知识服务乡村振兴,有效满足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2021年以来,乾安县人民法院为
从山西省洪洞县人民法院甘亭人民法庭出发,一路向东,通往山区的路越来越窄,盘山蜿蜒而上,峰回路转间数不清过了多少弯道与陡坡。初夏阳光灼灼,黄土高原上,漫山遍野绿油油的酸枣树疯长着。近一个小时车程后,终于抵达临汾市曲亭镇韩略堰村。停下车后,记者
11月22日上午,政协第十届珠海市香洲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香洲区正式进入“两会时间”。会上,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陈静代表政协第九届珠海市香洲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回顾过去五年香洲区政协工作成果。政协第十届珠海市香洲区委员会
2月24日,珠海市香洲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香洲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郑国良在会上作工作报告。过去一年,代表建议办复情况如何?区人大聚焦哪些工作?这组数据告诉你。转交代表建议43件区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以来,香洲区人大转交有关部门办理代
来源:南方网2月24日,珠海市香洲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香洲区区长刘齐英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20年主要工作,部署2021年工作安排。南方+带你一图读懂报告!(制图:蔡如意)(作者单位:南方日报)
9月14日上午,广安市人民检察院、广安市市场监管局与重庆市忠县人民检察院、重庆市忠县市场监管局签订《跨区域知识产权行政司法保护合作协议》,加快构建知识产权跨区域协同保护、行政司法保护工作新格局。此次签约,确立了两地知识产权执法协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