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香洲区 锚定五大定位 推动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09-09 09:19:20 | 浏览:556

香洲将以更大作为争当珠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排头兵。图为香洲区。关铭荣 摄 2020年,香洲区地区生产总值达1556.64亿元,经济总量稳居全市第一。图为珠海松下马达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关铭荣 摄 环境优美的香山湖公园。关

香洲将以更大作为争当珠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排头兵。图为香洲区。关铭荣 摄

2020年,香洲区地区生产总值达1556.64亿元,经济总量稳居全市第一。图为珠海松下马达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关铭荣 摄

环境优美的香山湖公园。关铭荣 摄

香洲将打造活力之城、实力之城、希望之城、魅力之城、幸福之城。关铭荣 摄

11月23日,珠海市香洲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香洲区委副书记、区长刘齐英代表香洲区第九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回顾香洲过去五年的工作,明确了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

活力之城、实力之城、希望之城、魅力之城、幸福之城,报告里提到的五个城市定位,引起在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广泛共鸣。

作为珠海主城区,香洲拥有全市最好的产创基础、宜居环境及基础教育资源,正处于乘势而上的战略窗口期。以更大作为争当珠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排头兵,香洲有信心,更有决心。

主城要有主城的担当,主城要有主城的贡献。未来五年,香洲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创新第一动力、环境第一品牌、民生第一导向,朝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高企数量突破1000家、新增产业载体400万平方米、经济总量突破2600亿元的目标迈进。

●蒋欣陈 吴枫

砥砺奋进

经济发展实现跨越式增长

过去五年,是香洲加速转型、迭代升级的五年,也是创新引领、动能转换的五年,香洲经济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发展动力也有了结构性的优化。

据统计,2015到2020年,香洲区地区生产总值从1025.1亿元增加到1556.64亿元,增长51.8%,经济总量稳居全市第一。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2万元增长到6.74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从362.95亿元增加到600亿元,可支配财力从51.4亿元增加到134.5亿元,市场主体从8.5万家增加到18.5万家。

创新,是香洲过去五年发展的关键词。

五年来,香洲区投入人才资金5.5亿元,引进各类人才1.5万余人,新增正方云溪谷、云创园等孵化器、加速器13.5万平方米。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达3.2%,高新技术企业达552家,年度有效发明专利量106件/万人。

依托主城区优势,香洲经济发展形成“多轮驱动”格局。实体经济上,丽珠试剂等16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引进先导智能、德凌电子等优质制造业项目103个。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6家,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0家,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达64%。

另一边,服务业的发展也在换挡提速。2020年,香洲区服务业增加值达985.8亿元,其中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占比达61.1%。同年,香洲克服疫情影响,推动消费企稳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08.2亿元,占全市76.9%。

在产业空间布局上,“一园一镇一廊一带”建设提速,为香洲今后的发展赢得了主动。

南屏科技生态城五年新增入园企业171家,杰理科技研发中心等8个项目投入使用,博创总部基地等13个项目建成,新建扩建厂房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园区总产值今年迈入千亿大关。

三溪科创小镇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博杰、美佳音成功上市。建成格力智能装备产业园、金邦达金融科技中心等15个项目,引进平安·珠海智创科技港、力合光电产业园等28个创新项目。

前山—南屏创新产业走廊内,腾讯云启创新中心、联想医疗科技全国总部、暨南大学珠海研究院等重点项目相继落户。情侣路—九洲大道现代服务业产业带上,城市之心、九洲湾、国维中央广场等6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动工建设,城市商业中心雏形初现。

抢抓机遇

加快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

“大格局谋划、大手笔投入、大踏步去闯!”会上,刘齐英表示,今后五年是珠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历史机遇期,也是香洲乘势而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窗口期。香洲要牢牢发挥主动权,“让香洲涌动起抓经济、强产业、促项目、引人才的发展热潮。”

拥抱机遇的同时,香洲也面临着大湾区先进城市和兄弟区快速发展带来的竞争压力。面对群雄竞逐的发展浪潮,香洲如何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报告称,今后五年,香洲区将加快打造创新创业高地,坚持把创新作为香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把青年人才作为城市创新的中坚力量。

具体措施上,香洲区将在创新主体、创新要素、配套环境等方面下功夫,如加大企业研发费用扶持,强化奖励扶持和科技立项配套支持,高标准建设正方·创港、暨大科技园等5个创新创业基地,设立引导基金与创投基金、风险补偿资金等。

香洲将实施“有业有房有家”工程,通过旧改建物业、厂房增容扩建增建员工宿舍等多种方式,筹集2万套人才住房和各类保障性住房。建成容国团中学、三溪小学等14所园区学校,不论户籍及住房,为园区企业人才子女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打造创新创业高地,香洲还需破解城市空间载体不足、产业集聚度不高等瓶颈。

香洲将继续做优做强高端制造业,走一条“零新增用地”工业发展路子。投入5亿元,鼓励企业拆矮建高、拆旧建新、工业上楼;实施“技改焕新”计划,推动工厂机器换人、产品换代、数字赋能,力争8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技改。

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上,香洲区以人工智能、光电、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数字创意、大健康六大领域为重点,做实做细产业“链长制”,推动实现“链式聚变”。

主城区生活便利、配套完善的比较优势,是香洲引才育才的“利器”。未来五年,香洲将新建中学11所、小学15所、幼儿园59所,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2.1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2.3万个。建成区人民医院、区级养老服务中心,到2025年全区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40张以上。

再造空间

“一园一镇”“三带三区”并进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除了活力、实力、魅力、幸福等修饰语外,还有一个在与香洲有关的描述中较为少见的词——希望之城。

希望,意味着新生。香洲区已建区37年,始终是珠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几年却苦恼于老城区困境。此次提出的希望之城,代表着香洲脱胎换骨、自我革新的决心。

重塑、再造发展空间,是香洲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报告提出,香洲未来五年将加快建设“一园一镇”两大发展平台,构建“三带三区”城市发展新格局。

“一园一镇”上,香洲投入80亿元,推动南屏科技生态城园区提升、旧村更新、前山河治理、交通建设“四位联动”,将区域整体容积率提升至3.0;投入超百亿元,开展三溪科创小镇园区基础设施攻坚行动,加快形成以光电产业、5G+智能制造、数字经济为主导的创新产业集群。

在“一园一镇”等被代表、委员热议的同时,“三带三区”也颇受关注。这是香洲区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三带三区”概念,其背后是香洲对各片区功能定位的进一步明确,以及对全域高质量发展的追求。

“三带”,是指情侣路魅力滨海活力带、前山河景观商业休闲带、九洲大道现代服务产业带,其共同点都是发展第三产业,香洲区将以“三带”构建城市商业新版图。

其中,情侣路魅力滨海活力带将依托区域内“一院两馆、三园三沙滩”,建成城市阳台、城市之心、九洲湾、世茂港珠澳口岸城等高端商业中心,构建山海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