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9 00:58:59 | 浏览:716
何超琼
前不久发布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横琴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下称“前海方案”)引起热议,此前本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澳门各界人士共同解读“横琴方案”。近日,本报全媒体记者又专访了美高梅中国联席董事长、信德集团行政主席兼董事总经理何超琼。何超琼称,这些年来,她通过澳门旅游塔这座“瞭望塔”亲眼见证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的发展。而“两大方案”的出台,不仅让人们有更多机遇去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让港澳人民的生活信心更加坚定。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程依伦
谈意义:
方案能让港澳人民重建信心
1998年,与莲花大桥同一年开始建设的项目中,就有何超琼参与开发的澳门旅游塔。何超琼表示,澳门旅游塔就像是琴澳发展的“瞭望塔”,从旅游塔第58层俯瞰,澳门和对岸横琴的几十年发展历程在眼前交织展开,“每一次的新政策,都是琴澳一体化的体现,也为澳门的发展不断提供新的机遇”。
广州日报:“横琴方案”和“前海方案”的发布引起各界强烈反响,你如何看待“横琴方案”和“前海方案”的意义?
何超琼:我还记得2009年中央政府在澳门宣布决定同意开发横琴岛。那时候的横琴还是一片刚刚萌生的状态,那时我就在思考,如何利用澳门临近的区域,打造更好的发展机遇;随着“十二五”规划出台,信德集团也得以在2014年抓住先机,开发信德口岸商务中心项目;此后我们也一直跟随国家 “十三五”规划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抓紧机遇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再到现在“横琴方案”的出台,每一次的新政策都是琴澳一体化的进一步体现,也为澳门的发展不断提供新的机遇。
现在10多年过去了,当我们重新站上旅游塔,对比现在和过去,就会发现有非常大的不同。过去的横琴没有建筑,也没有基础设施,但是现在的横琴欣欣向荣,你可以看见两地的密切往来,也可以看得到琴澳一体化的丰硕成果。这些美好景象不仅鼓舞了我个人,很多澳门居民也通过横琴看到澳门新的发展,看到未来的机遇。
至于在前海,我们也一直在高科技、人文等不同方面长期支持推动前海和香港的融合发展。比如在妇女工作方面,我们港澳地区不时会组织举办不同的活动,带港澳地区的年轻女性到内地交流。我们也多次举办学习会和研讨会,带领香港的年轻女创业者一同到前海视察、交流;作为香港各界妇女联合协进会主席,我们两年前就打造了“巾帼建新力”国际论坛,并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核心讨论主题,希望大家一同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契机,开展经济和人文方面的交流合作。
过去我总会向身边的朋友说,“澳门的未来如何,得看我们如何融入国家发展”,“横琴方案”的发布,让我的畅想逐步实现,而这也恰恰是“一国两制”方针成功实践的最佳证明。尤其是在当下,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更深入的思考,大家对于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越来越达成共识,如今出台这样两个可行的、正面的方案,不仅让我们受到鼓舞,更能让港澳人民的生活信心得以重建,并更加坚定。
谈“新家园”:
已为横琴“贡献”第一批港澳居民
“方案强调未来5~10年将有3万~5万港澳居民在横琴生活和居住,目前我们已经为横琴‘贡献’了1000多位港澳居民。”何超琼称。据了解,在各部门通力合作下,信德口岸商务中心项目的住宅部分去年开售,目前正在交付阶段,正式实现“交房即发证”,让首批港澳业主率先在横琴享有这项便利。
广州日报:对于构筑大湾区优质生活圈,信德集团有哪些尝试?未来还将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
何超琼:信德口岸商务中心作为横琴新区的第一个关口,在“横琴方案”发布后,我们就意识到未来需要让口岸发挥“多元枢纽”功能,目前我们的项目里已经包括了住房、酒店品牌、商场的部分,未来还将提供“共享商务服务中心”等服务,为大湾区商务合作带来更多连接点,也为居民提供更全方位的服务。
在住房方面,我们已经成功发售了420户,最近正准备转移居住权,可以交付了,相当于我们提前预支并推动了1000多位港澳居民在横琴居住和工作;在交通运输方面,除了一直以来为大湾区提供港澳往来快船之外,去年我们也和港中旅合作重组渡轮和客运巴士业务。未来,我们还会继续打造更大的交通枢纽网络。
谈发展:
企业要在四大产业上做延伸
“横琴方案”中提到“重点发展有利于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科技产业、高端制造、文旅会展和金融业”,何超琼称,这启发澳企未来可以多往这四大板块做延伸,吸引相关科技人才,从而实现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化发展。
广州日报:“横琴方案”提出“鼓励四大产业”,对企业而言有哪些启发?
何超琼:在产业方面,美高梅一直致力于“旅游+”概念,结合文化、娱乐、科技、体育等,实现跨产业合作。未来我们也继续深化粤澳合作,打造以中国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文旅平台,切实地把“旅游+”的概念做大做实。
目前我们正积极探讨几个不同的方案。第一是在横琴开辟主题公园,不仅提供娱乐,还会提供一些技能培训;第二是在横琴尝试一些“概念”,目前横琴周围还有很多漂亮的海岸资源没有开发,可以结合“绿化”和“低碳”的概念,在横琴开展养生休闲项目;第三,在推动科技产业和高端制造业方面,我们也在探索利用自身优势,围绕康养、中医药等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新项目。
广州日报:“横琴方案”为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在打破珠澳员工差异化方面,你们是如何实现的?
何超琼:在人才方面,我们一直在让珠澳员工流动起来。从2016年起,我们便开始每年举办大湾区考察团,带领员工多次到访横琴、深圳、广州等地,让他们了解大湾区和国家的发展。同时我们也与澳门酒店协会,广东省总工会及澳门工联等合作,多次为员工及澳门旅游业人才举办培训项目。一方面提升员工对于横琴建设的参与意愿,另一方面提供更多福利,让员工有自我选择的机会,到珠海担当一部分职务。
目前美高梅中国在澳门约有一万名员工,其中约1600名居住在珠海,每日往返两地工作。美高梅中国于珠海设立了一所服务共享中心,以及可以容纳624名员工的宿舍。在“横琴方案”发布后,横琴有了更多利好政策,双方互动关系畅通后,未来我们也会将负责外包、采购、行政等后勤的共享中心放到横琴,也会考虑在横琴建立培训和实习中心。这些都会为横琴吸引不同的专业人才。
谈未来:
方案落地需要政企合作
9月9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出,“横琴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发展实业、解决就业,形成实实在在的‘人气儿’。”对此,何超琼表示,这启发企业在参与横琴合作区建设时,要深入产业链,把事情做扎实、做具体。
广州日报:“横琴方案”构筑了一个美好的蓝图,对于未来如何落地,你有哪些建议?
何超琼:“横琴方案”为企业带来了机遇,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想要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发展,绝不是简单地多建商业项目,而是要深入产业链,把事情做扎实、做具体,体现在产业发展方面,就是在四大板块上做延伸。这样才能进一步吸引更多优质人才和资源。
当然除此之外,未来横琴还需要引进一些教育人才,因为如果往后要搭建一个全新的区域,教育方面也一定要做到位。目前我们也有了一些数据,许多人才在进入横琴时,他们会非常关心民生和未来发展方向。
因此,我们现在必须要聚焦落地,“横琴方案”已经不是一个“十年规划”,现在的它是一个“三年/五年规划”,它必须要有更切实的方案,而这需要企业跟政府方面做好更深入的合作。
总体而言,合作区是一个新概念,如果只有政府力量和资源的话,想在短短几年内完成蓝图计划是比较吃力的,我们必须要吸引更多投资者,利用他们的投资方向,来带动大湾区的人口和社会建设。其中,形成一个良好的“PPP模式”,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全面合作、资源共享,抓重点去发展合作区,相信会有效完成有关蓝图计划。
南方网讯(记者/刘思敏)横琴合作区管理机构顺利揭牌运作、澳资企业总数近5000户、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000多名澳门专业人士获跨境执业资格、超7.4万人次澳门居民在横琴就医。与澳门一水一桥之隔的横琴,不断奏响粤澳和鸣的崭新乐章。
随着政策出台不久,横琴封岛的小道风声又开始吹起来。虽说是小道消息,但总是有规可循。7个海关监管场所将全面7个海关监管场所将全面
广州日报讯 近日,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为中共广东省委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工作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工作办公室揭牌,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玉妹,省政协主席王荣,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出席揭牌仪式。
横琴西环扩建隧道全线贯通现场 中电建市政院 供图中新网珠海8月15日电 (记者 王坚)随着“轰”一声炮响,西环扩建隧道于15日全线精准贯通,标志着西环扩建隧道掘进取得里程碑式进展,为2023年实现通车创造有利条件。该隧道通车后,将极大方便沿
8月22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官网发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贯彻落实国务院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将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力度,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提供五成风险分摊,还将谋划推动横琴口岸二期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以及斥重金培育科研制造
6月16日上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举办新闻发布会,解读日前落地横琴的“双15%”税收优惠政策,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今年以来,《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横琴。
何超琼前不久发布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横琴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下称“前海方案”)引起热议,此前本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澳门各界人士共同解读“横琴方案”。近日,本报全媒体记者又专访了美
8月18日,“助企纾困促发展创新融合赢未来”2022成都新经济专业化银行第四场精准对接沙龙在成都高新区举行。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双百工程,其中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推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正在建立新经济的“蓉资池”新经济金融服务体系,包含:基金体系、银行体系、上市服务和品牌活动四大板块。
创业开公司,可能您做好了万全准备,但是在形象企业核名的时候就出现了第一个难题,核名不过有没有?这个现象会越来越严重。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国日均新设企业为197万户,如果加上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日均新设市场主体为642万户。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24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德群 通讯员 王亚芬 郑辉腾)跨境电商蓬勃发展、“海陆空铁邮”立体物流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ICT(信息通信技术)高新技术龙头企业集聚成势。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22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肖晗)近日,市交通运输局官网发布《深圳市重点物流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对深圳重点物流企业认定条件作出修订,其中包括适当降低综合型重点物流企业认定的资产门槛,以及降低技
来源:【津滨海客户端】津滨海讯(记者 许鸿宇 报道 吕伟 宋梓豪 摄影)8月18日上午,滨海供热集团召开“宣讲进企业 普法架桥梁”专题讲座。讲座邀请滨海新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工程纠纷方面专家法官及法官助理莅临指导,针对建设工程相关法律问
8月30日,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上海市企业家协会、上海市经济团体会等联合发布“2022上海百强企业”系列榜单,覆盖服务业、制造业、新兴产业等8个方面。记者注意到,在会上发布的2022上海新兴产业企业100强榜单中,黄浦有蚂蚁链、海通恒信、海通。
上海百强企业榜单以上一年企业财报公布的营业收入作为排名标准,每年都传递出重要的经济发展信号。从2022年榜单来看,上海百强企业总体呈现较快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实。备受关注的2022上海百强企业排行榜于8月30日正式公布。
为企业“解疙瘩”,让工程“加速跑”,着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广州市番禺区企业建设服务中心于7月12日揭牌,未来将以全方位、全流程、全覆盖的服务保障企业投资项目工程建设。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标杆城区番禺区第十四次党代。